機械設備和零部件的設計過程,涉及材料學、表面處理、加工方法、力學、可靠性、振動噪聲、動力學、靜力學等多方面的知識。為彌補資深工程師知識結構的不全面和年輕工程師的經驗不足,中國電子標準協會將分期舉辦“機械結構設計與規范”高級研修班,我們將多位資深機械、結構和工藝專家的設計經驗匯總起來,通過培訓,將會快速提升工程師個人技能與企業整體開發水平。
課程收益:
通過本課程的學習,可以快速積累設計經驗、在設計階段避免可靠性隱患問題、在樣機階段測試發現潛在隱患、在失效后快速發現問題點和失效機理及解決辦法。
講課內容:講課內容屆時會根據參加人員實際情況有所調整。
第一章:薄板件設計準則
1.薄板件沖裁足夠強度準則
2.薄板翻邊增強準則
3.薄板零件禁攻絲準則
4.薄板件判定標準
5.形狀簡單準則
6.節省材料準則
7.避免粘刀準則
8.彎曲棱邊垂直切割面準則
9.平緩彎曲準則
10.避免小圓形卷邊準則
11.槽孔邊不彎曲準則
12.復雜結構組合制造準則
13.避免直線貫通準則
14.壓槽連通排列準則
15.空間壓槽準則
16.局部松弛準則
17.拉深件的設計準則
18.板材的軋制纖維方向
19.材料選擇
20.鈑金件端面粗糙度和毛刺
第二章:焊接件設計準則
1.幾何連續性原則
2.避免焊縫重疊
3.焊縫根部優先受壓
4.避免鉚接式結構
5.避免尖角
6.便于焊接前后的處理操作和檢測準則
7.對接焊縫強度大及動載荷設計準則
8.焊接區柔性準則
9.減少機加工量的準則
10.減少結構變形的準則
11.不要簡單模仿鑄件準則
12.沖壓件代替機加件的準則
13.箱形截面連接處設在中性軸的準則
14.最少的焊接
15.材料的可焊性
16.前處理、后處理工藝
17.焊縫受載形式利于焊接工藝準則
18.電弧焊接頭靜強度計算
第三章:塑膠件設計準則
1.形狀結構簡單準則
2.塑膠件等壁厚準則
3.強度剛度的設計準則
4.塑膠件的連接方式
5.金屬嵌件的塑件設計
6.加強筋的設計準則
7.零件配合無變形過應力準則
8.避免翹曲準則
9.細長筋受拉準則
10.避免內切準則
11.避免尖銳棱角準則
12.鑄塑構件避免局部材料堆積
13.避免局部表面倒塌準則
14.避免公差精度準則
15.非各向同性準則
16.粘合面剪切力原則
17.螺栓帶襯板準則
18.最小壁厚準則
19.出模斜度的設計準則
20.塑料件的缺陷及驗收
第四章:鑄件設計準則
1.最小壁厚準則
2.筋長方向柔性準則
3.避免局部材料堆積準則
4.良好的受力狀態準則 5.便利模具制作準則
6.脫模方便準則
7.流動暢通準則
8.便于排氣準則
9.清除表皮方便準則
10.便于切削加工準則
第五章 機加件設計準則
1.便于退刀準則
2.最小加工量準則
3.可靠夾緊準則
4.一次夾緊成形準則
5.便利切削準則
6.減少缺口效應準則
7.避免斜面開孔準則
8.貫通空優先準則
9.孔周邊條件相近準則
第六章:公差設計準則
1.關鍵配合尺寸的加工要求明確準則
2.同一道工序準則
3.減少剛體轉動位移準則
4.避免雙重配合準則
5.最小公稱尺寸準則
6.避免累積誤差準則
7.形狀簡單準則
8.最小尺寸數量準則
9.采用彈性元件準則
10.采用調節元件準則
11.各種機床的加工精度范圍
12.機加件精度區域與成本關系
第七章:圖紙標準化準則
1.產品的設計流程
2.圖紙全面標注準則
3.裝配圖尺寸標注準則
4.標注尺寸要明確基本準則
5.合理標注尺寸準則
6.重要尺寸直接標出準則
7.一般尺寸標注便于加工測量準則
8.標注尺寸不能注成封裝式準則
9.不重要尺寸鏈注成封閉環的準則
10.尺寸鏈基礎知識
11.形位公差標注準則
12.一般公差標注準則
13.粗糙度標注
14.材料標注
15.熱處理標注
16.表面處理標注
17.技術條件標注
第八章:工裝設計準則
1.工裝的分類
2.專用刀具
3.專用量具
4.專用夾具
5.各種模具
6.各種專用小工具
7.生產流水線
第九章:工裝設計準則
1.工藝方案設計
2.工藝路線設計
3.工藝規程設計
4.工藝文件標準化審查
5.工藝驗證
6.工藝文件的修改
第十章:力學原理設計準則
1.強度計算和試驗準則
2.均勻受載準則
3.力流路徑最短準則
4.減低缺口效應準則
5.變形協調準則
6.等強度準則
7.附加力自平衡準則
8.空心截面準則
9.受扭截面凸形封閉準則
10.最佳著力點準則
11.受沖擊載荷結構柔性準則
12.避免長壓桿失穩準則
13.熱變形自由準則
第十一章:熱應力設計準則
1.問題點明確準則
2.知識點明確準則
3.減法結構準則
4.加法結構準則
5.方向調節原則
6.消除溫度差準則
7.自由膨脹準則
8.柔性準則
第十二章:軸支撐設計準則
1.軸向靜定準則
2.固定軸承軸向能雙向受力準則
3.固定軸承四面定位準則
4.松弛軸承至少一圈定位準則
5.受變載軸承圈固定準則
6.可分離軸承的配合固定準則
7.可分離軸承的調隙準則
8.便利安裝拆裝準則
9.滾動軸承滑動軸承不混用準則
10.保障軸向定位可靠準則
11.過渡配合準則
12.避免雙重配合準則
第十三章:可靠性設計準則
1.冗余法則
2.零流準則
3.可靠的工作原理準則
4.裕度準則
5.安全閥準則
6.簡單準則
第十四章:防腐蝕設計準則
1.避免大面積疊焊準則 2.避免間隙腐蝕準則
3.避免局部微觀腐蝕環境準則
4.防止流體通道淤積原則
5.避免大溫度和濃度梯度差準則
6.防止高速流體準則
7.腐蝕裕度準則
8.最小比表面積準則
9.便利后繼措施準則
10.良好力學狀態準則
第十五章:便于裝配設計準則
1.最好與最差裝配工序的比較
2.預留裝配活動空間準則
3.防呆設計
4.一道工序只操作一個活動零件準則
5.裝配累積誤差受控準則
6.密封圈裝配過程光滑過渡準則
7.盡量減少零件數量準則
8.加工過程表面要求
9.標準工具準則
10.便于運送的原則
11.便于方位識別的準則
12.方便抓取準則
13.方便定位準則
14.簡化運動準則
15.方便接近準則
16.避免同時入軌準則
17.一體化準則
18.簡單連接件準則
19.避免高精度裝配公差準則
20.組合制造準則
21.便于拆卸準則
22.符合人機工程學準則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