嵌入式平臺、體系結構、芯片介紹
1 嵌入式綜述
嵌入式開發的硬件平臺:ARM、PPC、MIPS、X86 體系結構
嵌入式的典型應用及分類
嵌入式的軟件系統
嵌入式的操作系統linux、 uClinux、uC/os
2 嵌入式CPU體系結構
指令集,寄存器
物理地址空間分布
嵌入式處理器中斷機制
3 嵌入式平臺外圍接口芯片
UART接口芯片
GPIO
Nor/Nand flash
LCD控制器
觸摸屏控制器
4 各種嵌入式開發工具
開發IDE,編譯器
燒錄器
jtag調試代理
實驗課5學時 實驗一:嵌入式裸機程序
實驗目的:掌握嵌入式編程的常用工具和方法;掌握在嵌入式原始環境(沒有操作系統)下編程的技巧和方法交叉編譯環境的建立;
實驗要求:要求完成裸機程序編譯,上載,運行,直到裸機程序運行成功,可以控制gpio led燈。
實驗內容:在S3C2440開發板上運行裸機程序。
交叉編譯工具介紹與Bootloader啟動代碼分析
1 嵌入式Linux綜述
Linux的由來及現狀、嵌入式操作系統分類
嵌入式linux的典型應用及分類
RTLinux、ARMlinux、 uClinux
嵌入式開發的硬件平臺:ARM、PPC、MIPS、X86 體系結構
2 嵌入式Linux開發基本概念
啟動代碼、 內核代碼、根文件系統
驅動程序、 設備文件、文件系統
3 嵌入式Linux開發工具介紹
嵌入式Linux開發環境搭建
交叉編譯器的使用和安裝
嵌入式Linux開發中的常用工具
嵌入式開發的調試環境:Jtag、KGDB、SkyEye模擬器等
4 分析各種典型的bootloader(uboot、armboot、redboot)
常用的幾種bootloader介紹(uboot、armboot、redboot)
Bootloader的基本啟動流程和架構開發注意事項
嵌入式Linux系統的內存地址分配和內核加載
開發實例分析 u-Boot 的架構、命令用法及其擴展
實驗課5學時 實驗二:嵌入式linux開發環境建立
實驗目的:掌握交叉編譯環境的建立;掌握內核的交叉編譯;掌握u-boot的操作
實驗要求:要求完成內核編譯,上載,運行,直到linux系統在目標板上運行成功
實驗內容:在S3C2440開發板上運行Linux。
嵌入式Linux移植與根文件系統
1 Linux的目錄結構
Linux的目錄分布
移植Linux需要做的修改
2 內核編譯和配置
內核菜單選項
內核編譯選項
內核的裁減
內核的編譯
3 構建根文件系統
Busybox編譯
c libaray編譯
*小文件系統搭建
常用的幾種文件系統格式
根文件系統常用文件分析
Linux的啟動文件
Linux的分區加載
構建動態庫的文件系統
實驗課5學時 實驗三:根文件系統的建立
實驗目的:掌握根文件系統的建立。內核編譯。
實驗要求:要求獨立完成根文件系統的建立,編寫一個hello world程序在S3C2440根文件系統上運行, 根文件系統使用NFS方式和flash
燒錄方式。
實驗內容:在S3C2440上運行hello world程序。
嵌入式圖形系統的構架與開發
1 嵌入式圖形概況
2 QT的配置和安裝
3 QT的編程
實驗課5學時 實驗四:基于S3C2440的QT實驗
實驗目的:掌握QT應用程序的編譯和運行,理解QT在開發板上的移植
實驗要求:要求獨立編譯QT庫、資源和應用程序,并**根文件系統的方式
在目標板上成功運行hello world程序或其他實例程序
實驗內容:在S3C2440開發板上運行QT應用程序 |